【大河财立方记者王宁宁厦门报道】近年来,国际航运面临重大绿色转型压力。“丝路海运”作为服务“一带一路”倡议的重要平台,联盟成员已达到367家,命名航线总数148条,通达全球150座港口。
9月8日,第七届“丝路海运”国际合作论坛在厦门拉开帷幕,主论坛首次推出“丝路海运”港航绿色评价体系。该评价体系的推出对于港航企业和社会等方面有何影响?
上海海事大学交通运输学院院长沙梅会后接受大河财立方等媒体采访时表示:“欧盟碳排放交易体系(EU ETS)于2025年对覆盖船舶启动首次缴费、国际海事组织(IMO)的减排目标让航运业面临双重倒计时。”
基于该背景,上海海事大学与“丝路海运”携手打造港航绿色评价体系,包括基于大数据的监测模型构建与排放测算、绿色港航评分机制与等级评估方法、绿色评价体系落地推进方案等。
沙梅表示,该研究通过整合异构海事数据源、运用大数据处理技术,构建智能算法模型,完成船舶运营模式识别、航线行为模式深度挖掘及环境影响量化评估,实现从原始AIS数据到船舶航线行为分析及排放计算的端到端解决方案。“这一评价体系可以为‘丝路海运’联盟绿色港航评价提供依据,提升‘丝路海运’联盟整体绿色水平,有利于形成港航业绿色标准。”
“对于企业而言,‘丝路海运’绿色评价体系可作为企业合规碳数据管理的辅助工具,为企业提供科学、标准化的数据支撑,有利于帮助企业降低违规处罚风险和高额碳税征收压力。”沙梅提到,同时促使企业优化船舶能效、推进船队绿色改造,助力企业长期节能降本,提高运营效率与绿色竞争力。
她进一步提到,在“绿色走廊”的建设过程中,基于大数据的监测模型构建与排放测算、船舶低碳运营标准化数据评估等,可以帮助企业筛选低碳高效航线,减少迂回航行与高碳运输环节,推动企业在绿色走廊中构建低碳化航线网络。
“对于社会而言,将有利于推动航运领域减排,建立健全航运碳交易市场,助力‘双碳’目标实现,增强我国在绿色航运领域的竞争力和话语权。”她强调,总体而言,该绿色评价体系有利于引导港航绿色转型,打造低碳“丝路海运”通道,帮助港航企业提升国际竞争力,推动“丝路海运”联盟可持续发展。
责编:史健|审校:李金雨|审核:李震|监审:古筝
配资专业股票配资网站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